回上一頁

運動喝水也是有撇步的!

大家都知道,人體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
水作為細胞液的主要成分
幾乎所有的器官都飽含高比例的水份
水在人體運作中扮演極多的角色:

  1. 組成組織、維繫營養與氧氣(血漿等)
  2. 維持新成代謝(消化、吸收、排泄)
  3. 身體淋巴系統、調節身體溫度
  4. 保護器官、保護關節
  5. 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等等

那要如何補充水分才能有效補水呢?

運動前、中、後補水法皆有差異,趕快跟著看看自己是否喝對方式!

運動前補充目的:
緩和心跳、體溫 一般認為汗流浹背後才需要多喝水,其實運動前補水也很重要,
在運動前 30~40 分鐘補充足夠水分能緩和心跳、體溫,延長運動時間。
運動前補水建議:
前 30~40 分鐘補充 250~500c.c.。

運動中補充目的:
維持排汗、預防脫水過多,運動期間每隔 10~15 分鐘的間歇式補法是較佳的方式,
能延緩身體脫水過多及排汗功能正常,飲用量約為 4~8 口量,飲用量過多或不足都會影響運動表現,甚至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!
運動中補水建議:
每 10~15 分鐘補充 100~200c.c.。

運動後補充目的:
恢復體力 運動完畢通常流失身體 4% 左右的水分,
補回流失的需要 24~26 小時,較好的補水方式是在運動後 20~30 分鐘內喝水,之後恢復成一般日常喝水狀態,持續補水。
運動後補充水分建議:
運動後 20~30 分鐘內補充 150~200c.c.。

數據並非百分百適合每一個人,可視運動項目、劇烈程度微增減 50~100c.c.,特別注意一小時內不飲用超過 800c.c.水量,避免水中毒、腎臟負荷過大的情況喔!

健身路上還有許多知識,大家就一起加油吧!
純淬健談——每月會不定時分享健身小知識文章!

運動前中後喝水的目的與方式
分享貼文 :

相關標籤